首页 机构简介 图片公告 最新动态 人才风采 项目推介 队伍建设 阳泉风采 网上办事 创新创业基地
首页人才风采》文章
让居民舒心生活———记我市拔尖人才、开发区康达社区原党支部书记冯雪梅

2016-04-07 信息来源:

 

      2月12日下午,开发区元宵节群众文艺演出活动在北山公园举行。演出现场锣鼓喧天、热闹喜气,冯雪梅挤在人群里观看表演。当康达社区的跑旱船、扭秧歌表演上场时,她不停地变换着角度,用手机给演员们拍照,为她们留下最美瞬间。那些演员都曾是她朝夕相处五年的老朋友,就像家人一样亲切。
      虽然离开康达社区半年了,但感觉过去五年在康达社区的酸甜苦辣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清晰。
      冯雪梅,原开发区康达社区党支部书记、社区主任。2008年11月,34岁的冯雪梅到康达社区工作,2009年5月担任社区党支部书记、社区主任,2013年5月调到开发区社会服务管理指导中心工作。
      多年前,许多人印象里的社区工作就是一群居委会大妈搞计生宣传,调解居民纠纷。冯雪梅可不那么看,新时期的社区功能远比居委会大妈的工作纷繁复杂,需要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群众利益无小事,这是我在社区工作的最高宗旨,我的梦想就是让社区居民能安居乐业、舒心生活。”面对困难,个性坚强的冯雪梅制定了自己的奋斗目标。
组建团队聚人气
      康达社区成立于2005年,有近2万居民,是开发区最大的社区。冯雪梅刚到时,康达社区有工作人员7名,平均年龄34岁。她说:“年轻的团队需要拓展工作思路、不断学习进步才能转变思想、凝聚人心,在没有好经验好办法的情况下,我们必须不等不靠自主学习、主动工作。”她组织工作人员通过上网找资料、分析其他社区个案等办法来学习,提高大家对社区工作的认识和工作能力,还到太原杏花岭社区、城区新华东街社区、北岭社区等地方学习取经。
      工作之余,她和社区工作人员走访居民,全面了解居民生活状况,倾听他们的意见建议。为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她发动社区内的文艺骨干组建起了文体团队。根据居民兴趣特长,康达社区陆续组建了老年合唱团、戏迷协会、舞蹈队、毽球队、棋牌队等16支文体志愿者队伍。经过这几年的不断发展,康达社区的文体团队已由初期的十几个人发展到300余人。这16支队伍的300多个人,连接着社区300多个家庭,通过不间断的活动,整个社区被紧紧地凝聚在了一起。
      举办首届少儿文化艺术节、和开发区公安分局共同举办“警民一家亲”元旦文艺演出、与阳泉科教频道合作举办“阳光社区行”消夏晚会……随着文艺团队的繁荣壮大,活动也越来越多。审查节目、租借服装道具音响、制作舞台背景,每次活动她都忙得团团转。有一次消夏晚会,一星期的筹备时间过去,她竟然瘦了5斤,天天在大太阳下奔走,脸都被晒得黑黝黝的。但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场场的演出、比赛得到广大居民的认可,越来越多的居民参与到团队活动中来,她的心里满满的都是幸福。
服务居民凝人心
      康达小区多年来无物业管理,今天这家漏水了,明天那个单元门坏了,卫生环境脏、乱、差,居民们一有事,全往社区打电话,有的找上门来寻求帮助。看着居民们有家住却不能安心、舒心,冯雪梅打心眼里为他们着急。
      御康小区有160多户居民,因为没有物业,麻烦重重。为解决这些矛盾,冯雪梅想到了成立业委会,实行业主自治。她把小区的网格长、楼长、党员、热心群众召集起来,通过公开选举成立了业委会。有了业委会,居民们烦心事越来越少,有固定的保洁员扫卫生、倒垃圾,停车位也规范了,小区的环境卫生和安全都有了保障。居民们无不拍手称赞。
      有了御康小区的先行先试,冯雪梅总结了不少好的经验,希望在社区的其他小区都能积极推行开,改变整个康达小区过去无物业状态下的脏乱形象。
      社区的工作人员想起冯雪梅,总是她身先士卒带领大家为社区服务的背影:夏天防汛期,冯雪梅和社区工作人员冒着大雨查看走访,挖污泥、疏通水道,在风雨中一干就是5个多小时;数九寒天,辖区路段有污水溢出,为防结冰影响居民出行,冯雪梅与工人师傅们一起在寒夜里维修、排除隐患;针对小区治安差的状况,社区成立了义务巡逻队,作为队长,冯雪梅带领巡逻队每天对小区进行日常巡防,每周对重点部位进行排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上报,入室盗窃、砸车抢劫等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有的小区管道老化、化粪池堵塞,问题频出,冯雪梅就像自家的事一样着急,第一时间组织居民商讨、联系维修。因为涉及分摊维修费用,遇到不理解的业主她毫不犹豫地先垫付,保证工人及时施工,居民们打心眼里感激。
      社区主任助理刘星说,“这样的事情说起来几箩筐也装不下,冯主任一心扑在工作上、心里整天装的都是社区居民的事,无论事大事小,都当自己家的事来办,事事亲历亲为,脏活苦活都抢着干。她常说,选择社区工作,就选择了这样平凡而琐碎的生活,家长里短、鸡毛蒜皮,却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宁。”在冯主任的带动下,康达社区的工作人员爱岗、敬业、团结、脚踏实地,用自己的热血书写着骄傲的青春。
为民安乐无怨悔
      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期间,为圆满完成普查任务,冯雪梅利用居民早餐和晚餐时间进行人口普查,既不扰民、也不耽误工作。她白天处理社区日常事务,晚上等居民们大都下班了才和同事一起入户登记。每天都是傍晚6点出发,一直工作到深夜。王军是一名来开发区打工的外地人,孩子随迁开发区。9月份孩子要上学了,但入学相关手续、证件却都不完善,一家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冯雪梅在入户普查得知这个情况后,立即与学校沟通,帮王军及时解决了孩子入学问题。
      王大爷是社区惟一的孤寡老人,今年已80岁。这些年来,每个星期,冯雪梅都会去他家聊聊天,做做家务,逢年过节还会和社区干部去慰问老人,让老人感受到了社区大家庭的温暖。
      小冯是一名大三学生,2011年考上大学。当时她和母亲仅靠微薄的低保维持生活,母女俩为学费的事犯了愁。得知情况后,冯雪梅四处奔走,力促多家驻地单位给予资助,帮小冯解了燃眉之急……
      在冯雪梅的民情日记上,这样的记录不计其数。五年来,康达社区取得了不少成绩,获得了省级基层群众示范社区、市妇联先进单位、市科普示范社区、开民区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冯雪梅本人也获得了省民政部门先进个人、市级拔尖人才、开发区劳模等殊荣。
      2013年5月,冯雪梅调到开发区社会服务管理指导中心工作。虽然离开康达社区,但冯雪梅的工作却依然与社区紧密相连。新岗位的职责就是整合计生、环保、消防等各部门力量,协调解决那些社区无法解决的问题。工作环境变了,工作对象由原来的一个社区变成了许多个社区、单位和部门,工作任务更繁重了,“但是我觉得我的目标和梦想从未改变,那就是尽自己所能为居民们能安心、舒心生活而努力。”冯雪梅淡定而真诚的话语让我们看到了她扎根社区,无悔奉献的决心和毅力。

主办单位:阳泉市委人才工作领导组办公室
地址:阳泉市城区南大街21号 邮编:04500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