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志刚是我市新鑫科技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现已提交专利申请699项,其中已经授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有84项,他的所有专利都被转化实施,由专利转化得到的纯收入达3000多万元。 “MKY-360型CO2发生器”项目获国家五部委联合下发的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目前已在湖南涟邵、河南平顶山等100多家煤矿使用,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40多亿元。“定向裁割控制爆破技术”获国家重点科技成果奖,并由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已在百余个煤矿使用,每年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近5亿元。“预防和控制煤矿采掘工作面瓦斯煤尘爆炸的技术装备”“巷道快速密闭墙”“块炭防坠损装置”,三个项目为国际首创…… 从1981年至今的三十余年里,杜志刚专注于煤矿安全事业。这位致力于研究预防和处置矿井事故灾难技术、设备的科研工作者,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了矿山。 杜志刚研究发明的科技成果上百件,付出的心血常人难以想象。记者以杜志刚认为的三个重要项目为侧面,希望能从中窥见这位科研工作者的不易和艰辛。 定向爆破 “定向控制爆破技术”是杜志刚最早涉及的研究项目,生在矿山、长在矿山的他,熟悉矿山就跟熟悉自己的身体一样。他太了解矿工的苦了,上世纪80年代,挖煤打眼用炸药,效益低不说,还很危险。爱琢磨、喜欢钻研的杜志刚想,怎样才能使爆破安全,保障矿工的生命呢? 杜志刚先是把炸药装到铁管里进行试验,进行约束爆破。简单的“试验”二字,尝试的是技术,考验的是生命。为拿到准确的数据,爆破试验做了上千次。当时受条件的限制,没有望远镜,人必须靠近爆破点才能看清爆破的发生,这无疑加大了试验的危险系数。但是杜志刚坚持试验,就算每次试验后失聪半小时;就算把自己炸伤三番五次住院,他还是坚持。 苍天不负有心人。2000年,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煤炭工业管理局、专利管理办公室联合下发通知,建议推广杜志刚的“定向裁割控制爆破技术”。通知中写到:实验证明该技术有六个方面的优点,第一,可杜绝因装药不当造成残药燃烧引起的煤尘瓦斯爆炸事故;第二,爆破后炮声噪音明显降低,瓦斯涌出量明显减少;第三,工作面煤层爆破成块率达60%以上…… “定向控制爆破技术”在我市成功推广,仅2000年9月份统计,全市新增煤炭产值170余万元。 综合预防 “综合预防煤矿重大事故装备”项目,杜志刚称其为终极目标,因为它集防水、防火、防瓦斯于一身,能有效预警并及时采取有力措施,防患于未然,保障煤矿安全。 不难想象,这样的装备更得反复试验、多次研究。在研制第一套用于防灭火的二氧化碳制取设备时,由于二氧化碳发生器的开关出现故障,输气管路管径小,操作时喷出液体,直射到杜志刚的腿部、眼部,对杜志刚造成伤害,被紧急送往医院救治。他回忆,刚到医院时,黑眼珠都成了白色,在病床上足足躺了三个月。 从“鬼门关”回来的杜志刚继续不顾一切地进行他的研究。他认为,煤矿的安全是矿工最大的福利,治理煤矿瓦斯,搞好煤矿井下防灭火是煤矿生产的重中之重。连续制取二氧化碳的设备,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为发明专利后,杜志刚将面向全国煤矿推广二氧化碳发生器作为工作重点。为此,杜志刚奔走在全国大小煤矿,哪里有自燃发火、有瓦斯爆炸就出现在哪里。他先后参与了河北承德暖儿河煤矿、鸡西东海煤矿瓦斯爆炸后抢险救灾井下灭火工作;参加大同忻州窑煤矿、开滦崔家寨矿、湖南涟邵利民煤矿等的井下灭火工作。2002年至2006年,由于二氧化碳发生器在全国推广,成功扑灭矿井火灾40次,为国家挽回了巨大经济损失。 2009年,“预防和控制煤矿采掘工作面瓦斯煤尘爆炸的技术装备”与“巷道快速密闭墙技术”研制成功,至此,杜志刚集防火、防爆于一身的“综合预防煤矿重大事故装备”给煤矿工人带来了福音。 试验时,工作人员对煤矿巷道中50立方米的瓦斯进行电击引爆,“综合预防装备”能在20毫秒内,自动检测险情并启动应急机制。防爆设备、灭火装备、防水装备同时反攻,能有效控制险情。 同年,“预防和控制煤矿采掘工作面瓦斯煤尘爆炸的技术装备”与“巷道快速密闭墙”被列入国家2011年AQ安全强制执行标准计划项目。与此同时,我省煤矿安全监察局单独发文要求在全省煤矿推广应用。 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着杜志刚,让他可以连命都不顾呢?杜志刚笑笑说:“说实话,我年轻时并没有什么雄心大志,就是喜欢钻研,喜欢探险,研究科学是会上瘾的,所以一钻就是30年。” 应急救援 “应急救援车”的研制缘于一次事故。当年,某煤矿发生事故时,不仅矿工遇难,救援人员也牺牲了。触目惊心的灾难给了杜志刚很大的震动,于是,他又将研究目标转向了“应急救援车”。 在已经攻克救援难题的基础上,“应急救援车”的制造原理不难,难的是“救援车”的材料。要深入地下高温中进行救援,没有抗高温、抗压的特殊材料是不行的。杜志刚放眼全国乃至全球,最终将目光锁定了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江麓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与该公司的合作很顺利,2009年,应急救援车研制成功。杜志刚自豪地回忆着:“温家宝总理对应急救援车很关注,亲自去视察过。” 如今的杜志刚是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理事、煤矿安全管理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矿山救护专业委员会委员、煤矿通风安全专业委员会委员。去年年底还被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聘为教授,同时又被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能源安全应用技术研究院聘为院长。 没有人的成功可以复制,但成功的规律是有的,杜志刚说:“学习是成功的关键要素,有了深厚的积累,跟机遇才能擦出成功的火花,而不学习、没有积累,有再多的机遇那也是一事无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