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机构简介 图片公告 最新动态 人才风采 项目推介 队伍建设 阳泉风采 网上办事 创新创业基地
首页人才风采》文章
乒出精彩人生——记我市首届“育才功臣”、市体校乒乓球队原教练李福保

2016-04-07 信息来源:


 

李福保凭借着对儿时一个爱好的执着追求,四十多年风风雨雨,饱尝了国球所包含的各种味道。他把队员当成自己的孩子,用亲情浇灌乒乓花蕾几十年。他曾培养出世界冠军武杨、我省第一个国际级运动健将管建华、第二届亚洲少年锦标赛亚军刘峰、尼日利亚公开赛冠军李根生等等,在国际、省内外、山城大地都能看到他的弟子的身影。他历任运动员、教练员、山西省乒协副主席、阳泉市乒协主席、山西省体育系列高评委委员,是我国首批乒乓球高级教练、全国业余体校先进工作者。如今,已经76岁的他,虽已退休多年,但仍然十分关注着国球事业,享受着乒乓球教练生活给他带来的欢乐与幸福。

一个爱好:变成一辈子坚守的事业

1941年,李福保出生于平定县槐树铺乡固驿铺村。他从小爱好体育运动,是学校田径、篮球校队队员。出于对乒乓球运动的喜爱,后来他成为太原市少年乒乓球代表队队员。

当时练球的条件很差,没有教练,也买不起像样的球拍,但这些都没有影响李福保对乒乓球的热爱。没有教练,就自己一点一点地琢磨;没有球拍,就用一个球拍状的木板,然后黏上一块胶皮,每天练习。再后来,他就把旧球鞋底部的一层海绵抽出来,和三合板钉在一起,以增加自制球拍的弹性。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李福保常常与同学们一起切磋球技,并且基本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当时,大多数人打球都用直拍,只有李福保用的是横拍,这一“独门绝技”让他多次在省市青少年乒乓球比赛中崭露头角。

1958年,李福保进入太原市体育学院参加全运会集训,次年初进入山西省乒乓球队。在队内,他是老大哥,惟一的高中生,担任男女队队长,并多次代表山西参加全国性比赛。

后来,李福保被分配到临汾体校当教练。在此期间,他曾代表山西省参加全国教练学习班,并向省队输送了李根生、许成香等一批优秀队员。

1972年,李福保调到阳泉体校。当时,我市还没有组建乒乓球队,既没有场地也没有学生,李福保凭着对体育事业的一腔热血,他不畏困难,从北大街小学、下站小学、东营盘小学等学校挑选了十余名条件较好的学生,正式组建了市体校乒乓球队。

一个信念:既然选择就要做到最好

“乒乓球在我国素有‘国球’之称,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李福保回忆说:“学校体育老师很辛苦,带的队员都不错”。当时市体校的乒乓球和体操共用一间训练室,里面有六张球台。经过李福保系统专业的训练,不到一年时间,靳文萍和梁欣玲两名队员就取得了山西省乒乓球少年团体冠军的好成绩,这是阳泉乒乓球史上获得的第一个团体冠军。这让李福保很欣慰,同时更增添了培养更高水平运动员的信心。于是,管建华、刘峰等一大批优秀人才在李福保的悉心培育下成绩斐然,不少人还代表国家夺得了国际比赛的桂冠。

“责任的神圣——如果它胜利了,你也就前进了” “抓紧每一个今天”是李福保教案本上首页的两句话,涵盖了他把毕生精力投入到乒乓事业上的执着和对乒乓事业的热爱。

在李福保带过的众多队员中,武杨无疑是他最得意的门生。当年,武杨因为体弱多病而开始学打球,机缘巧合之下,李福保发现了这棵当时并不被众人看好的“苗苗”。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观察,再加上骨龄、体能的测试,当时的李福保就像发现了金子一样兴奋。

有了好的运动员苗子,还要有行之有效的科学的训练方法。训练中,李福宝注重科学选材,按照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趋势,针对运动员的个体特点科学训练。在教学中,他还注重开发学生的体能、协调能力和意志力,使他们成为综合型球手。

为了及时领会国际最新技术,每到乒乓国际赛事,李福保都会进行录像,然后整夜整夜研究,还组织陪练们一起观摩探讨,因材施教。他坚信,只有打好基础才能越走越远。一心想为我市培养出几名拔尖的选手,他几乎每天“泡”在乒乓球馆六七个小时,小伤小病从未耽误过教学。

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李福保不断在工作中提高自身的素质,潜下心来钻研运动心理学、运动解剖学等学科,在全国、省级刊物及科学大会上发表和交流论文18篇。他撰写的《乒乓球运动员选材中的几点体会》入选全国运动员选材征文,参加了全国第一次运动员选材会议,并参与了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少年儿童运动员选材参考意见》一书“乒乓球部分”的编写工作。

一颗爱心:把队员当成自己的孩子

作为市体校乒乓球队的队员,每天的专业训练单调而艰苦,同时又要兼顾学科学习。深知其中艰辛的李福保说:“我把队员们都当成是自己的孩子来看待。”

把每一个队员都当成是自己的孩子,朴素的话语却从一个角度道出了李福保成功的根源。不论是乒乓教学上,还是对队员的培养上,李福保都赢得了大家的尊重与爱戴。

顾不上管家,更顾不上管自己的孩子,李福保却把将全部精力都方在每一个队员身上。在学员们眼中,李福保既是严师又是慈父。

在李福保的家里有一封武杨寄来的信件,信中写道:我会一直身怀感恩的心继续奋斗。说起这封信,李福保总是觉得自己太残忍。那是2012年4月,已经是国乒六大主力之一的武杨因为在训练中腰部严重受伤而萌生退意。听到这个消息以后,他给武杨发了一条短信:行百里者半九十,曙光在前看坚持。正是被李福保的这钟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所鼓舞,武杨终于成为了世界冠军。

老伴李汝珍回忆说,那时候,李福保忘记吃饭是常事儿。因为训练中他要观察孩子们的动作甚至表情,还要给予及时指导、纠正,争取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大提高。

有时,李福保在晚上带着队员们训练,李汝珍就在厨房看着火炉上的十几个饭盒,既不能把饭烤焦了,也不能让孩子们训练完了吃冷饭。李福保带着队员们去省里参加比赛,李汝珍用三四天的时间就把十几个人的被褥拆洗干净再重新缝好。她说,老李甚至记不住自家孩子的生日,可是他的队员们的出生日期、脾气性格、爱好特长、生活习惯他都了如指掌,多年不忘。

一晃四十年过去了,对于一个四十多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献身于乒乓球训练的人,没有回肠荡气的业绩,也没有更多的鲜花与掌声,也许无情的岁月会过早的刻上额头,爬上鬓角,但在李福保的身上,看到的却是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感受到了一名体育教练员燃烧的激情和强烈的爱国热情。

今年,李福保被市委人才工作领导组、市委组织部共同授予“育才功臣”荣誉称号。对于市里授予的“育才功臣”荣誉称号,李福保教练很看重,认为这是对人生价值自我实现的一个见证和认可,并表示非常珍惜党和政府给他的这份荣誉。

主办单位:阳泉市委人才工作领导组办公室
地址:阳泉市城区南大街21号 邮编:04500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