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市产业英才建设工程实施意见
为大力实施《阳泉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化高层次人才培养,加快我市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步伐,现就实施产业英才建设工程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按照竞争择优、德才兼备、注重实效的原则,遵循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进一步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能力突出、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层次人才队伍,为我市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目标任务:从2011年起,用5年左右的时间,在我市优先发展的8大重点产业,依托有一定竞争优势的企事业单位,设置80个产业英才岗位,组成一批以产业英才为核心的高水平科技创新、创业团队,负责对设岗单位重点产业项目的科技攻关,从而培养一批创新人才,创造一批研发成果,建成一批高水平的产业科研基地,实现产业优势和高层次人才的良性互动。
二、产业英才岗位的设置
产业英才岗位依托优势重点企事业单位某一特定研发项目设置。每一岗位设置期限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产业英才岗位设置要紧密结合我市建设新型能源、新型材料及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三大基地对各类领军人才的实际需求,突出重点,合理布局,保证质量。
(一)设置条件
申请设置产业英才岗位的单位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从事煤炭、电力、铝工业、新材料、煤化工、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8大重点产业,尤其是从事新型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和以金融、信息、文化、旅游、物流为主的现代服务业,拥有列入国家、省、市有关计划的重要项目,在同行业中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2、拥有在科研、技术上处于国内先进或省内领先水平,对促进我市重点产业发展有关键作用和重大影响的研发项目;
3、具有或者能够组建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研发、创新团队;
4、产学研结合较好,具备组建柔性研究机构和进行国内外、省内外联合研究开发的条件;
5、具有良好的科研创新条件,研发经费充足,能够为产业英才及创新团队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
(二)设置程序
1、在市委人才工作领导组领导下,市委组织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产业英才建设工程实施办法;
2、符合条件的企事业单位提出设岗申请,填写《阳泉市产业英才岗位设立申请表》,国家和省驻阳泉企事业单位,直接向市委组织部报送;其他单位,按隶属关系或通过所在地的组织人事部门审核后向市委组织部报送;
3、市委组织部组织成立由专家和有关单位负责人参加的产业英才建设工程评审组,负责对各单位上报的岗位设立申请进行评审,提出设岗建议单位;
4、市委人才工作领导组研究确定产业英才岗位。
三、产业英才的选聘
产业英才由设岗单位组织选聘,鼓励设岗单位通过产业英才的选聘,吸引、集聚高层次人才。要全面考察人选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坚持竞争择优,宁缺毋滥;对优秀创新型人才,可采取“柔性引进”的方式。
(一)选聘条件
产业英才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爱岗敬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科学求实、团结协作精神;
2、学术造诣深,创新能力强,一般应具有副高以上职称,主持、参与过重大科研攻关项目或重大建设工程,在科研、开发方面取得重要成就,在本学科、本行业、本领域内有较大影响;
3、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对本领域工作具有创新性构想和战略性思维,具有带领本科研团队在其前沿领域赶超或保持省内外先进水平的能力;
4、身体健康,年富力强,一般不超过55周岁,能够在第一线从事科研、攻关等工作,具有指导、培养高水平研发团队的能力和水平。
(二)选聘程序
产业英才按照下列程序选聘:
1、按照产业英才岗位设立及选聘条件,拟竞聘产业英才的人选向设岗单位报名提出竞聘申请,并填写《阳泉市产业英才申请表》;
2、设岗单位根据选聘条件和岗位目标,对候选人进行评议、遴选,提出拟任人选,同时组建创新团队,报送市委组织部;
3、市产业英才建设工程评审组对产业英才人选及其创新团队评审通过后,由市委组织部提交市委人才工作领导组研究确定;
4、设岗单位与受聘人员签订聘用合同,报市委组织部备案。
(三)主要职责
产业英才应履行下列职责:
1负责设岗依托项目的科研规划制定与实施工作,组织带领创新团队开展科技攻关、科技创新,推出高水平研究成果,促进成果有效转化;
2、主持或参与设岗单位其他重大项目、中长期科研发展规划的咨询、研究和实施;
3、指导设岗单位的科技创新队伍建设;
4、协助设岗单位开展国内外技术交流,带领所负责项目的创新团队赶超国内外先进水平。
四、产业英才培养措施
(一)加强政治理论培训。市委组织部每年举办1-2期政治理论培训班,组织产业英才学习政治、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进行国情、省情、市情考察活动,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素养。各行业主管部门可根据实际举办政治理论培训班,保证每位产业英才在培养期内每年能够参加1次集中培训。
(二)拓宽培养渠道。采取多种形式,选送产业英才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学习或工作,提高他们的学术技术水平。积极创造条件,为产业英才参加学术技术交流、项目合作等提供便利。各设岗单位要在经费上给予支持,在时间上给予保证,以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
(三)开展出国(境)培训。市委组织部会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有计划、有重点地选送产业英才到国(境)外进修、考察、培训、深造,组织他们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各行业主管部门及设岗单位,要在经费和时间上予以支持。
(四)充分发挥产业英才在决策咨询、项目攻关、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组织产业英才到基层、企业和农村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咨询、技术服务和知识培训,促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组织产业英才针对制约本地区、本行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研讨论证,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依据。
五、待遇
1、产业英才岗位设立期内,市人才资源开发专项资金给予每个产业英才岗位资金支持,补贴给设岗单位。
2、市和各县(区)科技部门,对产业英才承担的各类科技项目和研究课题,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立项,并给予经费资助。
3、对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条件的产业英才,经市人社局审核认定,优先和保证其岗位职数的设置。
4、各行业主管部门和设岗单位要积极推荐产业英才进入高层次学术团体和咨询委员会,优先推荐产业英才申报国家级、省级以及市级人才奖项、荣誉等。
5、在论证发展规划、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引进,以及制定人才政策时,要充分听取产业英才的意见。
6、各行业主管部门、各设岗单位可采取为产业英才办理图书卡、健身卡、医疗保健卡、购书优惠卡等办法,为产业英才提供学习、工作、生活以及社会活动方面的各种便利。
7、各级组织、人社、科技等部门及各设岗单位要及时了解和掌握产业英才的相关情况,及时帮助他们协调解决科研创新和培训深造中的实际问题。关心产业英才的身心健康,定期组织产业英才进行健康检查和疗养。
8、产业英才在聘用期内有关工作、生活方面的待遇,由设岗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六、管理与考核
(一)产业英才岗位考核和管理
市委组织部会同有关部门对设岗单位进行年度考核,着重考核其设岗目标实现情况,岗位建设投入情况,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等。经考核认定达不到设岗目标和要求的,报请市委人才工作领导组研究,取消其岗位设置;管理期满经考核认定绩效突出,且有比较好的连续研发项目,经市委人才工作领导组审定,可设置新岗位。
(二)产业英才考核和管理
市委组织部会同设岗单位,依据双方订立的合同,对产业英才进行年度考核评估,着重考核其研发水平、实现岗位目标情况等。对没有履行合同的进行调整,对工作业绩突出的给予一定的表彰奖励。
(三)加强对实施产业英才建设工程的组织领导
产业英才建设工程在市委人才工作领导组领导下,由市委组织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推进产业英才建设工程的合力。各县区、各部门、各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各设岗单位要保证科研经费及时足额到位,为创新团队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要加大对产业英才建设工程的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重视人才、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
|